足迹
老子不干了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80章 燕军推进,战局重压!(第1页)

燕广寿的带兵手段确实强悍。仅仅半天时间,便将手中剩下的二十多万大军尽数派出。三军协同,朝着中原的各大关口压去。在防守的部队中,最侧翼的陈皮显然是承受最大压力的一方。在对方赶到之前,他便接到消息。“将军,情况有点不对,燕广寿想要拉长战线,竟然安排了超过五万的部队,进攻咱们驻守的横拦关!”“五万?你确定吗?!”陈皮的脑袋嗡的一声。秦明的部队数量也是最近才得到补充的。可就算是补充过后,经过训练并能进入战场的部队,也就只有十五万人。这么点人,光是北朝的士兵数量便已经比他们多了。加上燕朝支援过来的三十万部队,那会给他们造成极大地压力。现在他们又要拉长战线,明显是想把这盘饼摊薄!只要能让秦明尽量减少在每一个关口的士兵数量,他们早晚能找到漏洞。抓住机会,让燕军闯入中原,捣毁秦明的一切,他们这场战争便胜利了。“上火炮,无差别轰炸,不要吝惜弹药。”陈皮皱眉沉思片刻后,还是放弃了和对方短兵相接的机会。他不敢让自己手上的军队损失太多人。那样将会给秦明拖后腿,最好的办法便是用火炮和挖出的战壕、修建的碉堡等东西阻拦对方的围攻。“是,将军!”随着陈皮的命令下达,所有人都开始紧张的动作。数万枚炮弹,和无数的子弹被运上城墙和碉堡之内。周遭的士兵看到这一幕,纷纷小声议论着。“这打一场,得花好几万两银子吧……”“打仗就是烧钱,幸好咱们陛下手里的银子,比北朝耐烧多了。”听着他们的议论,陈皮沉默不语。而这时,远方已经抵达大批先锋军。陈皮拿着望远镜朝远处看了一眼,忽然瞳孔剧震!为首之人,是谁都未曾想到的燕广寿。“竟然是你!”谁都没想到,燕广寿竟然会亲自来侧翼,甚至更换了战略,将此处当做主战场。这下秦明所有的兵力,就必须朝着陈皮这里汇聚了!“将军,咱们求援吧!”陈皮手上只有一万多人,带上一些后勤部队。看到对方以数倍兵力大军压境,所有人都有些慌张。陈皮脑海中急速思索着刘闯,武清野和常白山几人的兵力,最终摇了摇头。“死守。”“什么!?”所有人都瞪大眼睛,不可置信的看着陈皮。“陛下有令,死守!”秦明已经带领部队横穿太平山脉,没人会给他们支援了。从岭南起家打到现在,秦明的部队能有十五万之众就已经到极限。现在这些部队还全都分散在各个关口,陈皮手中的人数已经算多的了,又怎么好意思要支援。再让其他人支援,等同于将同僚们放在火上烤!陈皮做不出这种事。“安排人去后方,让陈相和吴史钟说好,从东山港顺流而上,将物资运来。”“各位,只要有火器,咱们便可固守。”眼看陈皮已经作出决定,见状,诸多士兵立刻领命。黑洞洞的枪口和炮管,迅速对准燕广寿的部队。无尽的火药倾斜而下,宛如一道炮火组成的天幕!只不过这道天幕使用鲜血染成的。“继续上,就算是死,也要死在他们的战壕里!”燕广寿剑指横拦关,对着手下的奴隶高声发布着命令。秦明的部队跟他所料不差,在人数差距巨大的情况下,已经开始用火器来弥补。但他们的炮火有多少?每一个关口,都能应对数万人的围攻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这也是为何燕广寿会专门交代众人,一定要将重点放在消耗秦明的火药上。因为只有这样,他们才会在火药用尽后出现真空期!那时燕广寿破局的关键!只不过……这一切实在是太残酷。想实现目的,需要无数燕朝奴隶的性命来奠基。自从来到大乾后,燕广寿便很喜欢这里的一句话。叫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。这是征战天下的代价,历朝历代,只有无数最底层百姓的性命才能铸就。可惜史书中却经常忘了他们的名字。……另一边,秦明已经回到了太平山脉。宋定升专门从后方赶过来提供支援。这几日他算是劳心操神,为了确保秦明进山没问题,他停运了三条火车线路,从南到北的联通起一条专线。位于岭南的几个核心工厂一刻不停的生产,为秦明提供物资。“陛下,前进的第一批士兵已经翻过十几座山头,今天安排过去空投的热气球说他们没出什么大问题。”“小问题是什么?”房间中,秦明敏锐的察觉到了宋定升报告的重点。“小问题就是……体力消耗太过巨大,毕竟是翻山。”秦明已经从西域弄来千年冰蚕,做出的药物非常多,足够覆盖他的部队。太平山脉中的毒虫和瘴气,都不会对他们产生效果。但还有一个麻烦,便是体力。几天时间,大大小小的山脉翻过很多。就算是吃压缩饼干也受不了。“那就吃肉。”秦明想了想,这么大的能量消耗,单凭压缩饼干是受不了的。第一批部队过去后,开辟了道路,紧接着就是第二批和第三批的部队。投入了这么多兵力,若是穿越太平山脉后没力气战斗,那就太不值当了。“吃肉?这可不好弄啊。”宋定升挠了挠头,有些迟疑。“做肉干,大月氏此前不是送来了一批牛羊,将其宰杀后用河力风扇烘干,再用空投的办法交给开路的部队。”只要能吃肉,再加上压缩饼干,足够保证士兵们的体力。秦明的计划很完善,听到这里,宋定升顿时点点头。“那行,我知道了。”火车速度很快,几个时辰后,中原、湖西、岭南各地的农舍便接到消息。牛肉,羊肉,鸡肉,猪肉等物资全都开始加工。能在战争时期吃上肉,甚至还有如此充足供应的,这个年代估计也就南朝只此一家了。在后面的大型农舍开始动作时,秦明也带领了一批士兵,准备进山。